钩端螺旋体病又称黄疸血红蛋白尿,是绵羊和山羊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显著的黄疸、血尿、皮肤和黏膜出血与坏死。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放牧期间更为多见。
一、病的传染
传染的主要来源是病畜和鼠类。病畜和鼠类从尿中排菌,污染饲料和水源,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传给健羊,有时也可通过鼠咬伤、结膜或上呼吸道黏膜传染,间或可能通过交配传染或胎内感染。
二、症状
绵羊和山羊钩端螺旋体病的潜伏期为4~15天。依照病程不同,可将该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非典型性5种。通常均为急性或亚急性,很少呈慢性者。
⑴最急性:体温升高到40~41.5℃,脉搏增加达90~100次/分钟。呼吸加快,黏膜黄色。尿呈红色,有下痢。经12~14小时死亡。
⑵急性:体温高达40.5~41℃,由于胃肠道弛缓而发生便秘,尿呈暗红色。眼发生结膜炎,流泪。鼻腔流出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鼻孔周围的皮肤破裂。病期持续5~10天,死亡率达50%~70%。
⑶亚急性:症状与急性者大体相同,惟发展比较缓慢。体温升高后,可迅速降到常温,也可能下降后又重复升高。黄疸及血色素尿很显著。耳部、躯干及乳头部的皮肤发生坏死。胃肠道显著弛缓,因而发生严重的便秘。虽然可能痊愈,但极为缓慢。死亡率为24%~25%。
⑷慢性:临床症状不显著,只是呈现发热及血尿。病羊食欲减少,精神委顿,由于肠胃道动作弛缓而发生便秘。时间经久,表现十分消瘦。某些病羊可能获得痊愈,病期长达3~5个月。
⑸非典型性:急性型所特有的症状不明显,甚至缺乏,疫群内往往有些羊仅仅表现短暂的体温升高。
三、剖检
尸体消瘦,可见黏膜湿润,呈深浅不同的黄色。皮下组织水肿而黄染。骨骼软弱而多汁,呈柠檬黄色。胸、腹腔内有黄色液体。肝脏增大,呈黄褐色,质脆弱或柔软。
肾脏的病变具有诊断意义,肾剧烈增大,被膜很容易剥离,切面通常湿润,髓质与皮质的界限消失,组织柔软而脆。病期长久时,则肾脏变为坚硬。
肺脏黄染,有时水肿。心脏淡红,大多数情况下带有淡黄色。膀胱黏膜出血。
脑室中聚积有大量液体。血液稀薄如水,红细胞溶解,在空气中长时间不能凝固。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难以诊断本病。只有结合实验室方法进行综合性诊断,才能确诊。
1、直接镜检钩端螺旋体。采血液、尿液、脑脊液、肝、肾、脾、脑等病料。血液、尿、脊髓液以3000转/分钟离心30分钟,取沉淀物制成压滴标本,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肝、肾、脾组织先制成1:5~10悬液,经15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其上清液再以3000转/分钟离心30分钟,沉淀物制片镜检。也可将病料接种于柯索夫、希夫纳培养基或鸡胚培养(25~30℃),每隔5~7天取料暗视野检查。见有钩端螺旋体,即可确诊。
2、血清学检查。凝集溶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可用于诊断。
3、动物试验。采用鲜血、尿或肝、肾及胎儿等组织制成乳剂,取1~3毫升接种于体重100~200克的幼龄仓鼠、豚鼠或体重250~400克的14~18日龄仔兔,3~5天后体温升高,减食,黄疸,死前体温下降时扑杀,见有广泛性黄疸和出血,且肝、肾涂片见有大量钩端螺旋体,即可确诊。
一、病的传染
传染的主要来源是病畜和鼠类。病畜和鼠类从尿中排菌,污染饲料和水源,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传给健羊,有时也可通过鼠咬伤、结膜或上呼吸道黏膜传染,间或可能通过交配传染或胎内感染。
二、症状
绵羊和山羊钩端螺旋体病的潜伏期为4~15天。依照病程不同,可将该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非典型性5种。通常均为急性或亚急性,很少呈慢性者。
⑴最急性:体温升高到40~41.5℃,脉搏增加达90~100次/分钟。呼吸加快,黏膜黄色。尿呈红色,有下痢。经12~14小时死亡。
⑵急性:体温高达40.5~41℃,由于胃肠道弛缓而发生便秘,尿呈暗红色。眼发生结膜炎,流泪。鼻腔流出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鼻孔周围的皮肤破裂。病期持续5~10天,死亡率达50%~70%。
⑶亚急性:症状与急性者大体相同,惟发展比较缓慢。体温升高后,可迅速降到常温,也可能下降后又重复升高。黄疸及血色素尿很显著。耳部、躯干及乳头部的皮肤发生坏死。胃肠道显著弛缓,因而发生严重的便秘。虽然可能痊愈,但极为缓慢。死亡率为24%~25%。
⑷慢性:临床症状不显著,只是呈现发热及血尿。病羊食欲减少,精神委顿,由于肠胃道动作弛缓而发生便秘。时间经久,表现十分消瘦。某些病羊可能获得痊愈,病期长达3~5个月。
⑸非典型性:急性型所特有的症状不明显,甚至缺乏,疫群内往往有些羊仅仅表现短暂的体温升高。
三、剖检
尸体消瘦,可见黏膜湿润,呈深浅不同的黄色。皮下组织水肿而黄染。骨骼软弱而多汁,呈柠檬黄色。胸、腹腔内有黄色液体。肝脏增大,呈黄褐色,质脆弱或柔软。
肾脏的病变具有诊断意义,肾剧烈增大,被膜很容易剥离,切面通常湿润,髓质与皮质的界限消失,组织柔软而脆。病期长久时,则肾脏变为坚硬。
肺脏黄染,有时水肿。心脏淡红,大多数情况下带有淡黄色。膀胱黏膜出血。
脑室中聚积有大量液体。血液稀薄如水,红细胞溶解,在空气中长时间不能凝固。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难以诊断本病。只有结合实验室方法进行综合性诊断,才能确诊。
1、直接镜检钩端螺旋体。采血液、尿液、脑脊液、肝、肾、脾、脑等病料。血液、尿、脊髓液以3000转/分钟离心30分钟,取沉淀物制成压滴标本,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肝、肾、脾组织先制成1:5~10悬液,经15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其上清液再以3000转/分钟离心30分钟,沉淀物制片镜检。也可将病料接种于柯索夫、希夫纳培养基或鸡胚培养(25~30℃),每隔5~7天取料暗视野检查。见有钩端螺旋体,即可确诊。
2、血清学检查。凝集溶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可用于诊断。
3、动物试验。采用鲜血、尿或肝、肾及胎儿等组织制成乳剂,取1~3毫升接种于体重100~200克的幼龄仓鼠、豚鼠或体重250~400克的14~18日龄仔兔,3~5天后体温升高,减食,黄疸,死前体温下降时扑杀,见有广泛性黄疸和出血,且肝、肾涂片见有大量钩端螺旋体,即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