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羊技术 > 正文

浅谈羊出血性肠炎的中西医治疗 _羊病防治

2013-01-19
    羊出血性肠炎,中兽医称为羊肠黄,是兽医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发生于羔羊,且夏、秋、冬季节多发;虽然致死率不高,但不及时治疗,则影响机体的正常机能活动,导致严重脱水和自体中毒,最后衰竭而死亡,给养羊业带来很大危害。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诊治羊出血性肠炎近200例,除4例因畜主拖延未及时治疗,引起重度脱水、酸中毒而衰竭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达98%,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 发病原因

    主要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如草料质量不良、加工调制不当、突然更换草料。其次是营养不良,畜体抵抗力降低,胃肠屏障机能减弱,腐生于胃肠道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等毒力增强而致病。另外,风寒感冒、恶性卡他热、炭疽、羊肠毒血症等传染病及维生素缺乏、中毒性疾病、寄生虫病等也可继发本病。

    2 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沉郁,皮温不振,耳鼻俱凉,肌肉颤抖,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强,口腔干燥,口色暗红,舌唇厚浊,呼吸增快,脉博增数,皮肤弹性降低;初期排粪干、少而色深,带有鲜红色血液或多量粘液及未消化草料,后期排大量色暗恶臭血性稀粪;反刍减少或不反刍,瘤胃蠕动减弱或消失;眼窝凹陷,鼻盘干燥,体瘦毛粗,重者行走不稳或卧地不起,排便失禁或呈里急后重症状;体温高者达41℃。

    3 治疗方法

    3.1 西药以抗菌、消炎、止血痢为主 10~15kg体重的羊每只用:(1)氨苄西林0.1~0.5g,Vc1~2m1,安络血1~2m1,VB10.5~1ml,混合颈侧肌注,每日2次,连用2~3日;654~2(山莨菪碱)2ml,止血敏1~2ml,混合另侧颈部肌注1~2次/日,连用2~3日;同时内服黄连素片0.3~0.5g或环丙沙星粉1~2g。(2)心衰时加10%安钠加4ml肌注。(3)脱水严重且酸中毒时口服补液盐,食盐9g,碳酸氢钠 50g,炒细玉米面0.5kg,温水1kg,混匀灌服。

    3.2 中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治则 用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6g,黄连4g,秦皮4g,蒲公英3g,吴茱萸3g,山药2g,甘草2g,水煎2次,合并温服,每日1剂,连用2~3剂。

    4 典型病例

    2004年3月25日,我镇新场片区茶园村杨家组陈某有羊80只,在外过夜恬逢天下大雨,其中8只羊发病排血粪。笔者前往就诊,病羊体重5~15kg,体温40~41℃,均停食,不反刍,瘤胃蠕动微弱,全身肌肉抽搐、痉挛,鼻盘干燥,被毛粗乱,排红色恶臭稀软粪便,大部分有不规则的小血块附于粪便上,排量少而次数多,频频努责,里急后重。诊断为外感风寒引发出血性肠炎。采用上述药物肌注,内服补液盐及中药灌服的综合疗法,用药1天,粪便转干,努责减轻,有少量采食和反刍。第二天继续用药,晚上基本恢复。第三天只灌服中药1剂,即恢复正常。

    5 预防及护理

    (1)运用科学方法,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草、饮水、卫生,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喂给优质饲料,合理搭配饲料,不骤换饲料,防寒防湿,防感冒,注意驱虫,及时治疗原发病,可预防本病的发生。(2)在病程恢复期,暂不喂料,勤喂淡盐水,酌情选用健胃剂,待病羊恢复反刍后,给予柔软易消化的饲草,完全康复后才能合群放牧。

    6 小结与体会

    6.1 西药治疗 西药氨苄西林为广谱抗生素,毒性低而抗菌力强,对大肠杆菌等肠道菌有较强的抗菌效能;Vc又称抗坏血酸,具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采用氨苄西林与Vc、安络血等药配合运用,可达到抗菌消炎、止血止痢的目的。654-2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能缓解胃肠道血管痉挛,与止血敏配合运用,增强止痢、止血的功效。

    6.2 中药治疗 中药白头翁汤源于《伤寒论》,以寒能胜热、苦能燥湿的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类大苦大寒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笔者采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羊出血性肠炎,效果满意。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清大肠血热而为止血、止痢主药,黄连凉血、清心火、解热毒,秦皮清热、燥湿、凉血,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山药益肺肾、健脾胃,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诸药合同,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健脾益胃。

    6.3 体会 笔者以前单纯用西药或中药治疗羊出血性肠炎,疗效差、疗程长。后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疗效可靠,治愈率高,可缩短疗程,节省药费。脱水补液时运用口服补液盐比输液疗法简便,操作简单,价廉易得,适合于在农村基层推广。但对于脱水严重的后期病例,若口服补液盐疗效差,则应配合输液疗法兼治,防止脱水、酸中毒,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本病宜早发现、早治疗,以确保疗效,若拖延至后期脱水严重,且白体中毒,病畜体温下降至常温以下时,则预后不良。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