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种
我国鳗鲡养殖品种以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为主。欧洲鳗鲡两种资源已经接近枯竭,年产量从30年前的3000吨下降到100~200吨,2007年6月3~15日,在荷兰召开的“华盛顿公约”(CITES)缔约国会议,将欧洲鳗鲡列入公约濒危动植物附录Ⅱ,并将于2009年1月起正式实施:我国年进口欧洲鳗鲡苗种量约60吨、约1.5亿尾,养殖的欧洲鳗鲡占鳗鲡产量的1/3以上,出口的烤鳗中欧洲鳗鲡约占40%。日本鳗鲡资源也严重衰退,近年亚洲地区的日本鳗鲡苗种资源量维持在100吨左右,年捕捞量近年均维持在80~100吨。2008年度欧洲鳗鲡苗种产量约为90吨,为正常年景的1/2。日本鳗鲡苗种产量约为35吨,为正常年景的1/3。苗种资源严重短缺,导致苗种价格暴涨。而人工繁殖鳗鲡苗种在近年内还不可能形成生产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鲡生产国,全国共有鳗鲡养殖场1700~1800个,养殖面积约10万亩,年产量约13万吨,我国养殖规模所需的日本鳗鲡苗种量应在50吨左右,欧洲鳗鲡苗种60吨,年苗种需求总量约100吨以上。2008年,预计我国能投放日本鳗鲡苗种5.5吨,欧洲鳗鲡苗种40吨,因此,苗种资源将严重制约我国鳗鲡产业的正常发展。
建议
1.开展其他品种鳗鲡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全球共有19种鳗鲡,目前供人工养殖的只有2~3种,除日本鳗鲡、欧洲鳗鲡主导品种外,我国也少量养殖了美洲鳗鲡和花鳗鲡,另外太平洋、印度洋的12种热带鳗鲡中,有几种资源量较大,应该集中力量开展人工养殖技术及品种鉴别技术的研究。在引进试养、研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广新品种的养殖。
2.持续开展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日本和我国对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已开展多年,近年日本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培育出了玻璃鳗,而我国仍停滞在上世纪90年代的柳叶鳗水平。持续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将为我国鳗鲡人工繁殖保持先进水平、最终解决苗种依赖天然资源、维护鳗鲡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二、病害
我国鳗鲡疾病研究与养殖发展同步进行,至今,几乎完全了解了日本鳗鲡、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养殖过程发生的主要病害和引起的病原或病因,研究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从2001年开始,对养殖鳗鲡进行病害测报和预报,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我国鳗鲡疾病的研究,重点在病原生物研究和控制药物的研究,虽然对养殖生产中提高成活率、减少疾病损失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造成了养殖生产中对病害控制药物依赖严重,有时滥用药物的现状,使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影响。2002年开始,我国病害研究开始注重无公害病害控制技术的发展。在免疫学研究方面,创伤弧菌的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温和气单胞菌的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现已于养殖生产中开展中试,嗜水气单胞菌已有批准文号的疫苗,爱德华氏菌、鳗弧菌的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已取得中试批文;小瓜虫的免疫学研究取得有效进展。在生物控制技术方面,益生菌在鳗鲡养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控制养殖水质,蛭弧菌于养殖水体和水蚯蚓处理,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粪链球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由养殖鳗鲡肠道分离原籍益生菌在控制肠道菌群失调、提高投饵量和饲料转换率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阶段严重威胁鳗鲡产业的病害主要有寄生虫的单殖吸虫病和原虫类的小瓜虫病以及真菌性疾病,由于未开发出有效安全的药物,导致养殖生产损失严重,更由于无良好药物控制替代技术及禁用药物替代药物,导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建议
1.加强替代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由于无论采取何种养殖模式,均不可避免发生寄生虫病,真菌性疾病在低温季节也极易暴发,区此,筛选安全、高效的控制药物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需途径,而我国在本方向立项和投入的科研人员和经费较少,应在近期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攻关。
2.加强免疫和生物技术在鳗鲡疾病防治中的研究与开发
免疫和生物技术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由于其一般不产生药物残留危害和耐药性等优势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加强包括诊断技术在内的免疫和生物技术在鳗鲡病害控制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将为鳗鲡疾病控制向无害方向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饲料
1.白仔鳗苗开口配合饲料
日本、韩国养殖的白仔鳗苗普遍使用开口配合饲料喂养,对预防爱德华氏菌、孢子虫等病害、提高鳗苗的成活率和商品率、防止水体和环境污染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基本使用丝蚯蚓作为白仔鳗苗的开口饲料,引起了日本等进口国的关注,有可能成为下一轮以食品安全为借口打击的日标。
目前,我国已引进了开口饲料在养殖中进行试验,同时福建省的白仔鳗苗开口配合饲料技术研究和产品生产取得阶段性的突破。
建议:组织科研部门和企业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生产工艺和使用技术,并开发其他鱼种的系列开口配合饲料。
2.鳗鲡膨化饲料
鳗鲡养殖普遍使用粉状配合饲料喂养,其水中散失率高,既浪费了宝贵的鱼粉蛋白源,又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导致病害发生。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鳗鲡膨化饲料研究投入批量生产,但由于质量不过关,影响鳗鲡的色泽及品质,迄今未能普及。
建议:组织科研和饲料生产企业,联合开展鳗鲡膨化饲料技术的研究,并及时推广应用。
3.高能、低蛋白、低污染的鳗鲡配合饲料
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目前使用的鳗鲡饲料中的蛋白质有1/3被养殖对象吸收,有1/3被鳗鲡用作能量消耗掉,还有1/3被浪费了。而国外采用的是高能饲料,有效节约了蛋白源、提高了饲料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
建议:应该参照欧洲的经验,开发高能、低蛋白、低污染的鳗鲡配合饲料,利用脂肪替代部分动物蛋白质,以节约宝贵的鱼粉资源,降低养殖成本。
4.寡肽饲料蛋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鱼粉消费国和进口国,每年进口的鱼粉占世界贸易量的1/3,导致国际市场鱼粉供不应求,价格暴涨近一倍。鱼粉已经成为饲料业和养殖业的主要瓶颈,开发鱼粉以外的蛋白源、替代部分鱼粉是当务之急。寡肽蛋白具有原料来源多,易于消化,转化率高,增强养殖对象免疫力等优点。
建议:组织力量进行攻关,重点利用植物蛋白开发寡肽饲料蛋白,摆脱鳗鲡饲料严重依赖鱼粉、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局面。
四、产品质量安全
产品安全问题是鳗鲡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我国近几年鳗鲡养殖出现风波的主要因素为产品安全。从恩诺沙星、孔雀绿残留到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均使我国鳗鲡产业受到了重大打击。这虽然与我国产量过高、导致供需平衡失调有关,但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检出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导致市场萎缩。受质量安全要求的影响,养殖场面临部分病害无药可用,导致病害发生相对严重、养殖风险进一步加大的局面。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土霉素、磺胺甲嗯唑、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氟苯尼考在鳗鲡体内的代谢和残留研究均已完成,但仍有大量药物缺乏基础研究,这是导致质量安全最重要的原因。
建议:
1.加强无害化病害控制技术研究
在控制疾病目的不变的条件下,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养殖控制关键技术,无害化控制技术成为发展重点。鳗鲡病害的无害化控制技术主要有:养殖模式、生物控制、免疫控制和安全药物控制。养殖模式的发展方向主要为稳定、适宜养殖生态环境的控制;生物控制主要利用微生物技术调节水质、拮抗病原体、提高鱼体免疫抗病能力和利用混养控制病原、稳定环境;免疫控制主要针对病原体,研制相应各类免疫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安全药物主要为有效控制病原、低毒、低残或无残药物的开发应用。但无害化鳗病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研究部门积极介入,以满足生产需求,使行业走出困境。
2.加强渔药管理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基础研究
我国渔药应用大多由兽药和人药移植,缺乏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对养殖生态环境影响和、安全评估研究,许多禁止使用的药物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加强渔用药物的管理和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基础研究,制订渔药合理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和休药期,建立残留检测技术标准将为鳗鲡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提供必要的技术平台。
五、市场和产品
我国生产的鳗鲡品种单一、市场单一,应变能力很差,出口到日本的鳗鲡占总产量的70%左右,而日本对我国主导产品烤鳗的消费量在不断下降,是导致价格暴跌及日本对我国设置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在欧洲、国内等市场进行了开拓,但新开拓市场增加量远小于日本市场萎缩量。
建议:
1.开拓国内市场
日本人均年消费鳗鲡近1000克、我国台湾434克、韩国375克,而中国大陆只有23克,是台湾的1/19,日本的1/43,差距就是潜力,建议由政府出一点、行业出一点、企业出一点资金,扩大国内市场。
2.开拓欧洲市场
欧洲鳗鲡市场的容纳量每年约2万吨, 目前我国鳗鲡对欧洲出口仅3000吨左右,潜力很大。要开拓欧洲市场~首先要开发适合欧洲人口味的薰鳗系列制品。
六、产业公用研究、开发平台
目前我国从事鳗鲡研发的机构与人员相对分散,不易形成合力,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成生产力。为了促进鳗鲡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条件下,更快、更好地解决关系我国鳗鲡产业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必须形成一个长期、稳定、跟踪服务于我国鳗负行业的鳗鲡产业科技需求的平台,促进对现有各类与鳗鲡产业相关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的链接与整合,促进这些成果、新技术向本行业的生产企业转化与示范,促进对不同健康养殖模式、疫苗研发、益生菌研发、药物代谢研究、饲料营养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创新工作的更好开展,使我国鳗鲡产业可持续发展有一个更好的技术支撑,十分必要建立专家及鳗鲡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对影响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开展科研攻关的合作机制。
建议:通过整合资源,在鳗鱼主产区初步构建鳗鱼产业国家级示范基地和区域性创新中心,建立一个长期、稳定、跟踪服务于我国鳗鲡产业科学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发的平台,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包含免疫研究、病害防控、养殖技术、机械装备、饲料营养等多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鳗鲡产业高级研发专家队伍;逐步建立起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鳗鲡产业新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基地,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
我国鳗鲡养殖品种以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为主。欧洲鳗鲡两种资源已经接近枯竭,年产量从30年前的3000吨下降到100~200吨,2007年6月3~15日,在荷兰召开的“华盛顿公约”(CITES)缔约国会议,将欧洲鳗鲡列入公约濒危动植物附录Ⅱ,并将于2009年1月起正式实施:我国年进口欧洲鳗鲡苗种量约60吨、约1.5亿尾,养殖的欧洲鳗鲡占鳗鲡产量的1/3以上,出口的烤鳗中欧洲鳗鲡约占40%。日本鳗鲡资源也严重衰退,近年亚洲地区的日本鳗鲡苗种资源量维持在100吨左右,年捕捞量近年均维持在80~100吨。2008年度欧洲鳗鲡苗种产量约为90吨,为正常年景的1/2。日本鳗鲡苗种产量约为35吨,为正常年景的1/3。苗种资源严重短缺,导致苗种价格暴涨。而人工繁殖鳗鲡苗种在近年内还不可能形成生产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鲡生产国,全国共有鳗鲡养殖场1700~1800个,养殖面积约10万亩,年产量约13万吨,我国养殖规模所需的日本鳗鲡苗种量应在50吨左右,欧洲鳗鲡苗种60吨,年苗种需求总量约100吨以上。2008年,预计我国能投放日本鳗鲡苗种5.5吨,欧洲鳗鲡苗种40吨,因此,苗种资源将严重制约我国鳗鲡产业的正常发展。
建议
1.开展其他品种鳗鲡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全球共有19种鳗鲡,目前供人工养殖的只有2~3种,除日本鳗鲡、欧洲鳗鲡主导品种外,我国也少量养殖了美洲鳗鲡和花鳗鲡,另外太平洋、印度洋的12种热带鳗鲡中,有几种资源量较大,应该集中力量开展人工养殖技术及品种鉴别技术的研究。在引进试养、研究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广新品种的养殖。
2.持续开展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日本和我国对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已开展多年,近年日本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培育出了玻璃鳗,而我国仍停滞在上世纪90年代的柳叶鳗水平。持续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将为我国鳗鲡人工繁殖保持先进水平、最终解决苗种依赖天然资源、维护鳗鲡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二、病害
我国鳗鲡疾病研究与养殖发展同步进行,至今,几乎完全了解了日本鳗鲡、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养殖过程发生的主要病害和引起的病原或病因,研究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从2001年开始,对养殖鳗鲡进行病害测报和预报,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我国鳗鲡疾病的研究,重点在病原生物研究和控制药物的研究,虽然对养殖生产中提高成活率、减少疾病损失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造成了养殖生产中对病害控制药物依赖严重,有时滥用药物的现状,使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影响。2002年开始,我国病害研究开始注重无公害病害控制技术的发展。在免疫学研究方面,创伤弧菌的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温和气单胞菌的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现已于养殖生产中开展中试,嗜水气单胞菌已有批准文号的疫苗,爱德华氏菌、鳗弧菌的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已取得中试批文;小瓜虫的免疫学研究取得有效进展。在生物控制技术方面,益生菌在鳗鲡养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控制养殖水质,蛭弧菌于养殖水体和水蚯蚓处理,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粪链球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由养殖鳗鲡肠道分离原籍益生菌在控制肠道菌群失调、提高投饵量和饲料转换率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阶段严重威胁鳗鲡产业的病害主要有寄生虫的单殖吸虫病和原虫类的小瓜虫病以及真菌性疾病,由于未开发出有效安全的药物,导致养殖生产损失严重,更由于无良好药物控制替代技术及禁用药物替代药物,导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建议
1.加强替代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由于无论采取何种养殖模式,均不可避免发生寄生虫病,真菌性疾病在低温季节也极易暴发,区此,筛选安全、高效的控制药物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需途径,而我国在本方向立项和投入的科研人员和经费较少,应在近期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攻关。
2.加强免疫和生物技术在鳗鲡疾病防治中的研究与开发
免疫和生物技术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由于其一般不产生药物残留危害和耐药性等优势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加强包括诊断技术在内的免疫和生物技术在鳗鲡病害控制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将为鳗鲡疾病控制向无害方向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饲料
1.白仔鳗苗开口配合饲料
日本、韩国养殖的白仔鳗苗普遍使用开口配合饲料喂养,对预防爱德华氏菌、孢子虫等病害、提高鳗苗的成活率和商品率、防止水体和环境污染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基本使用丝蚯蚓作为白仔鳗苗的开口饲料,引起了日本等进口国的关注,有可能成为下一轮以食品安全为借口打击的日标。
目前,我国已引进了开口饲料在养殖中进行试验,同时福建省的白仔鳗苗开口配合饲料技术研究和产品生产取得阶段性的突破。
建议:组织科研部门和企业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生产工艺和使用技术,并开发其他鱼种的系列开口配合饲料。
2.鳗鲡膨化饲料
鳗鲡养殖普遍使用粉状配合饲料喂养,其水中散失率高,既浪费了宝贵的鱼粉蛋白源,又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导致病害发生。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鳗鲡膨化饲料研究投入批量生产,但由于质量不过关,影响鳗鲡的色泽及品质,迄今未能普及。
建议:组织科研和饲料生产企业,联合开展鳗鲡膨化饲料技术的研究,并及时推广应用。
3.高能、低蛋白、低污染的鳗鲡配合饲料
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目前使用的鳗鲡饲料中的蛋白质有1/3被养殖对象吸收,有1/3被鳗鲡用作能量消耗掉,还有1/3被浪费了。而国外采用的是高能饲料,有效节约了蛋白源、提高了饲料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
建议:应该参照欧洲的经验,开发高能、低蛋白、低污染的鳗鲡配合饲料,利用脂肪替代部分动物蛋白质,以节约宝贵的鱼粉资源,降低养殖成本。
4.寡肽饲料蛋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鱼粉消费国和进口国,每年进口的鱼粉占世界贸易量的1/3,导致国际市场鱼粉供不应求,价格暴涨近一倍。鱼粉已经成为饲料业和养殖业的主要瓶颈,开发鱼粉以外的蛋白源、替代部分鱼粉是当务之急。寡肽蛋白具有原料来源多,易于消化,转化率高,增强养殖对象免疫力等优点。
建议:组织力量进行攻关,重点利用植物蛋白开发寡肽饲料蛋白,摆脱鳗鲡饲料严重依赖鱼粉、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局面。
四、产品质量安全
产品安全问题是鳗鲡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我国近几年鳗鲡养殖出现风波的主要因素为产品安全。从恩诺沙星、孔雀绿残留到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均使我国鳗鲡产业受到了重大打击。这虽然与我国产量过高、导致供需平衡失调有关,但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检出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导致市场萎缩。受质量安全要求的影响,养殖场面临部分病害无药可用,导致病害发生相对严重、养殖风险进一步加大的局面。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土霉素、磺胺甲嗯唑、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氟苯尼考在鳗鲡体内的代谢和残留研究均已完成,但仍有大量药物缺乏基础研究,这是导致质量安全最重要的原因。
建议:
1.加强无害化病害控制技术研究
在控制疾病目的不变的条件下,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养殖控制关键技术,无害化控制技术成为发展重点。鳗鲡病害的无害化控制技术主要有:养殖模式、生物控制、免疫控制和安全药物控制。养殖模式的发展方向主要为稳定、适宜养殖生态环境的控制;生物控制主要利用微生物技术调节水质、拮抗病原体、提高鱼体免疫抗病能力和利用混养控制病原、稳定环境;免疫控制主要针对病原体,研制相应各类免疫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安全药物主要为有效控制病原、低毒、低残或无残药物的开发应用。但无害化鳗病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研究部门积极介入,以满足生产需求,使行业走出困境。
2.加强渔药管理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基础研究
我国渔药应用大多由兽药和人药移植,缺乏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对养殖生态环境影响和、安全评估研究,许多禁止使用的药物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加强渔用药物的管理和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基础研究,制订渔药合理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和休药期,建立残留检测技术标准将为鳗鲡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提供必要的技术平台。
五、市场和产品
我国生产的鳗鲡品种单一、市场单一,应变能力很差,出口到日本的鳗鲡占总产量的70%左右,而日本对我国主导产品烤鳗的消费量在不断下降,是导致价格暴跌及日本对我国设置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在欧洲、国内等市场进行了开拓,但新开拓市场增加量远小于日本市场萎缩量。
建议:
1.开拓国内市场
日本人均年消费鳗鲡近1000克、我国台湾434克、韩国375克,而中国大陆只有23克,是台湾的1/19,日本的1/43,差距就是潜力,建议由政府出一点、行业出一点、企业出一点资金,扩大国内市场。
2.开拓欧洲市场
欧洲鳗鲡市场的容纳量每年约2万吨, 目前我国鳗鲡对欧洲出口仅3000吨左右,潜力很大。要开拓欧洲市场~首先要开发适合欧洲人口味的薰鳗系列制品。
六、产业公用研究、开发平台
目前我国从事鳗鲡研发的机构与人员相对分散,不易形成合力,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成生产力。为了促进鳗鲡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条件下,更快、更好地解决关系我国鳗鲡产业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必须形成一个长期、稳定、跟踪服务于我国鳗负行业的鳗鲡产业科技需求的平台,促进对现有各类与鳗鲡产业相关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的链接与整合,促进这些成果、新技术向本行业的生产企业转化与示范,促进对不同健康养殖模式、疫苗研发、益生菌研发、药物代谢研究、饲料营养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创新工作的更好开展,使我国鳗鲡产业可持续发展有一个更好的技术支撑,十分必要建立专家及鳗鲡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对影响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开展科研攻关的合作机制。
建议:通过整合资源,在鳗鱼主产区初步构建鳗鱼产业国家级示范基地和区域性创新中心,建立一个长期、稳定、跟踪服务于我国鳗鲡产业科学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发的平台,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包含免疫研究、病害防控、养殖技术、机械装备、饲料营养等多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鳗鲡产业高级研发专家队伍;逐步建立起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鳗鲡产业新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基地,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