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养殖 > 养鱼 > 正文

山区黄土池塘主养湘云鲫技术总结 _饲养管理

2013-01-21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与消毒 池塘于2004年10月用挖掘机挖好,共4口,长方形,东西走向,每口池塘3.5亩,总面积14亩,池深2.5米,可蓄水深2.0米。进排水方便,每口池塘配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水源为山垅水长距离引入。池塘经人工处理保水性能较好,无明显渗漏现象发生,其做法是:池塘挖好后,撒干生石灰200千克/亩,使池面、池埂三面见白,20天后蓄水至2.0米深。15天后放干水,再撒干生石灰150千克/亩,同样使池塘三面见白。7天后施发酵过的鸡粪300千克/亩,蓄水至1米待放苗。

    2.苗种放养 试验鱼种为在本市鱼种场培育的冬片鱼种,于2004年12月25日投放,规格为25~50克,鱼种体质健壮、无伤病,每亩放养1500尾,并搭配10%鲢鳙(8∶2)冬片鱼种,鲢鳙鱼种10厘米左右。鱼种放养前用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

    3.水质调控2005年清明前以施干鸡粪肥水为主,每半个月施干鸡粪50千克/亩,不换水、注水,待下雨天自然蓄水至2米深。清明后每月换水一次,换水量20~30厘米。谷雨后雨水渐少,每天早晨注水一次,每半个月泼洒化浆的生石灰20克/立方米调节水质,提高池水的pH值。

    4.投饲管理 清明后由于水温渐升,开始投饲驯化,投饲时先制造响声,使鱼产生条件反射,再将饲料呈扇型泼撒,投饲面积掌握在3平方米左右,且速度掌握"慢、快、慢",量掌握"少、多、少"原则。_经10天投饲驯化,鱼群基本可形成上浮抢食习惯,进入正常摄食后,每天投喂2~3次,每次30~40分钟。随着鱼体的生长,投喂各时期适口粒径的全价硬颗粒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2%、28%、26%,粒径为2毫米、3毫米、4毫米。一般在天气正常,水温10~20℃、28~32℃时,每天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各投喂一次,两次投喂量各占50%,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3%;水温在20~28℃时,每天8∶00~9∶00、12∶00~13∶00、16∶00~17∶00各投喂一次,3次投量为30%、50%、20%,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

    5.日常管理 阴雨闷热天气及时启动增氧机,预防泛池事故的发生,7~9月每天开机2~3次,每次30~40分钟,闷热天气适当增加。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鱼摄食、活动和水质变化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准确地调整投饵量和饲料粒径。每天做好养殖日记,记录好各项常规数据,以便今后总结。

    6.鱼病防治 惊蛰过后两天,全池泼洒含量为90%的晶体敌百虫0.4克/立方米,以后每个月晴天上午8~9点,每亩用20毫升绝虫精泼洒2次,隔天使用,有效地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每半个月全池泼洒化浆的生石灰20克/立方米或强氯精0.2~0.3克/立方米1次,两种药物交替使用,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同时每半个月在饲料中添加1‰大蒜素或2‰土霉素,连喂3天。

    二、结果

    2005年8、9、10三个月进行捕大留小三次,每次每亩捕捞200尾,个体重量400~600克,以后继续养殖至2005年11月25日开始销售,个体重量为350~750克。共捕获商品鱼13063.4千克,其中湘云鲫10438.4千克、花白鲢2625千克,平均每亩产湘云鲫745.6千克、花白鲢187.5千克。产值136810.8元(湘云鲫平均12元/千克、花白鲢平均4.4元/千克),支出(苗种、饲料、肥料、药品、池塘分10年折旧、水电、人工费等)计87108元,纯利润49702.8元,平均亩纯利润3550.2元,饲料系数为1.8,投入产出比1∶1.57。

    三、讨论与小结

    1.由于山区黄土池塘的池水pH值偏低,每半月或更短的时间内泼洒20克/立方米生石灰,提高池水的pH。

    2.在水温达22~28℃之间,每星期要调整一次投饵量,根据吃食情况及时调整配合颗粒饲料的粒径,是获得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3.捕大留小操作要快,每次挑选符合上市规格的鱼后,把剩余的鱼密集在拉网中,并泼洒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有利擦伤鱼体的体外消毒。

    4.刚出塘的商品湘云鲫外观感觉有一层白膜笼罩,影响其售价。经清水暂养1~2小时,体色转入正常,这可能是黄土池理化因子变化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