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为底栖虾类,喜欢在水质清新、水草丛生、溶解氧含量丰富的环境中生活,一般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食性为杂食性,人工养殖罗氏沼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易驯养、养殖周期短、虾体适应性和抗病力强、对饲料要求不高等特点,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养殖品种。河南省商丘鱼类良种场自1998年引进养殖罗氏沼虾获得成功后,一直在虞城县北部沿黄河故道低洼盐碱地池塘中推广养殖,现已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
一、池塘条件
养虾池面积以2亩~10亩为宜,有利于池塘水质的稳定。池塘底质以泥沙底为好,要求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15cm,并保持池水深度1.5m左右。池内设置一定面积的隐蔽物或种植空心菜、水浮莲、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池塘水源为农业引黄用水或地下井水,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溶解氧含量丰富,池塘灌、排水方便,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罗氏沼虾的耗氧量比鱼类大,窒息点比鱼类高,因此,养虾池应安装增氧机,一般要求每亩水面配备功率为1.5kW增氧机1台。养虾池的进、出水口应安装防逃设施。
二、清塘消毒
经过冬季曝晒后的养虾池要清除底部淤泥,并在放苗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100kg/亩或漂白粉8kg/亩兑水化浆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至放苗前10天左右,池塘注水60cm左右,且注入的池水要求经过40目筛绢网过滤,注水后施用尿素2kg/亩~3kg/亩或碳铵30kg/亩~50kg/亩,过磷酸钙5kg/亩~9kg/亩,以培养池水中的基础饵料生物,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控制池水透明度在30cm~35cm,pH=8。
三、虾苗放养
每年5月上旬,水温稳定在17℃以上时,开始进行虾苗投放。投放虾苗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因此,投放的虾苗要选择体质健壮、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动时有明显的方向性、躯体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的个体,规格一般在体长1.2cm~1.5cm。虾苗放养前,先经过15ppm甲醛水溶液浸浴30分钟,然后再投入到在池塘一角用网片隔离设置的暂养池中暂养。暂养池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30平方米,要求暂养全过程中充气增氧,暂养前期用蛋黄投喂,后期投喂鱼糜和其它辅料,虾苗暂养密度一般不超过3000尾/平方米,暂养时间为15天~30天,待虾苗体长达到2cm~3cm时就可以抽去网片,放苗进入大塘进行养殖。
虾苗放养按池塘单养和鱼虾混养两种模式进行:①池塘单养,分一次放养和分批放养两种方式。一次放养是将计算好的放养量在每年5月上旬向养虾池塘一次放足,一般放养密度为2.5万尾/亩~3.5万尾/亩,待养成后集中捕捞上市。分批放养是在每年5月上旬池塘水温稳定在17℃以上时投放第一批虾苗1.5万尾/亩,到5月下旬投放第二批虾苗1.5万尾/亩,到6月中旬再投放第三批虾苗1.5万尾/亩,形成规格不同的梯度,实施捕大留小的养殖方式,达到均衡上市、提高产量和效益的目的。②鱼虾混养,分以养虾为主、兼养鱼和以养鱼为主,兼养虾两种方式。以养虾为主的池塘,每年2月下旬清塘后10天~15天放养花白鲢、草鱼、鲫鱼等鱼种250尾/亩~300尾/亩,5月上旬再投放虾苗1.5万尾/亩~2万尾/亩。以养鱼为主的池塘,一般投放体重100g以上的花白鲢鱼种400尾/亩、体重150g以上草鱼鱼种200尾/亩、体重20g以上的鲫鱼400尾/亩,虾苗在5月上旬投放,体长2cm~4cm的虾苗投放密度为5000尾/亩~7000尾/亩。
四、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 罗氏沼虾对饲料选择性很强,在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小鱼、小虾、蚯蚓等,因此,在养殖初期要驯化罗氏沼虾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摄食习惯。人工配合饲料选用大公司生产的全价对虾配合饲料,其蛋白质含量为30%~35%,日投喂量为虾体总重的5%~7%,养殖后期可降为2%~3%,日投喂2次,上午8时投喂总量的1/3,晚上5时投喂总量的2/3,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再投放一些动物性饵料,如螺蛳、河蚌等。
2.水质管理 养虾池水质在养殖前期应稍肥,养殖后期适当偏淡,水色为黄绿色,池水透明度30cm~35cm,pH7~8。放养时,水深70cm~80cm,每隔1星期提高水位10cm。在遇到水质变差或天热、气压低时,要多进水,并开动增氧机增氧。高温季节,可在晴天的每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以减少养殖水层的温差,改善水质,保证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
3.种植水草作为隐蔽物 养虾池四周的塘坡上可种植空心菜、水花生等植物,5月中下旬移植至距水位线70cm处的塘坡上,种植间距为10cm,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20%~30%,可作为罗氏沼虾良好的栖息及蜕壳场所,也可减少虾体间的相互残杀,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罗氏沼虾生长率。但是,水草的覆盖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水体缺氧。
4.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上、中午、傍晚和夜间零时的4次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及罗氏沼虾是否浮头,夜间借助灯光观察和捞网检查罗氏沼虾的活动情况、生长情况和饱食度,以调节投喂量及决定是否开启增氧机。坚持每隔15天测量1次罗氏沼虾的体长,做好养殖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病害防治
罗氏沼虾抗病能力强,病害较少,在养殖中发现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黑斑病 由于池塘水质变坏,一些分解甲壳质和腐屑的细菌大量繁殖所致。病虾发病初期在病灶处有较小的黑斑,逐渐溃烂,最后由细菌腐蚀破坏甲壳质而变成黑色,通常在鳃部和腹部(包括步足和游泳足)均带有黑色或黑斑。防治方法为保持池塘良好水质,常用水质改良剂或生石灰调节。操作要细心,防止罗氏沼虾的甲壳受到损伤。
2.红体病 发病初期,病虾尾柄色泽变红,随后红色范围扩大至整个腹部,最后影响到头胸部而死亡。此病多由于生产中操作粗糙而引起,防治方法为要求带水操作,细心,不使虾体叠压、滚动和损坏步足。
3.累枝虫病 由累枝虫寄生引起。病虾体表有白色絮状物,由于水硬度大而导致该虫大量发生。防治方法为换水或注水,以降低池水的硬度,减少水中有机质和细菌的数量。发病时,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5ppm;或提高水温,促使罗氏沼虾变态蜕壳。
六、养殖结果
罗氏沼虾从幼虾到成虾上市需养殖130天~150天。池塘单养时,一般产量为250kg/亩~300kg/亩,经济效益为3500元/亩~5000元/亩。池塘混养:以虾为主兼养鱼时,一般罗氏沼虾产量为130kg/亩~220kg/亩,鱼产量为100kg/亩~300kg/亩,经济效益为3500元/亩左右;以养鱼为主兼养虾时,一般罗氏沼虾产量为80kg/亩~120kg/亩,鱼产量为600kg/亩,纪念效益为3000元/亩左右。
七、结论与分析
1.从多年的养殖情况看,盐碱地池塘养殖罗氏沼虾是一种获得高产、高效较为理想的养殖模式,对于沿黄河地区大面积盐碱地池塘进行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增加农村渔民的收入有较好的推动作用,适宜大面积推广。
2.内陆沿黄盐碱地地区大规格对虾市场缺乏,而罗氏沼虾以其生长快、食性杂、个体大、抗病力强、易养殖等特点较适合在沿黄盐碱地地区养殖,生产出的商品虾可以就地销售,因此生产前景广阔。
3.在罗氏沼虾下塘的初期,严禁青蛙进入池塘,以防止青蛙在池塘中大量繁殖蝌蚪而与虾苗争食,从而危及虾苗的正常生长,降低养殖成活率。
一、池塘条件
养虾池面积以2亩~10亩为宜,有利于池塘水质的稳定。池塘底质以泥沙底为好,要求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15cm,并保持池水深度1.5m左右。池内设置一定面积的隐蔽物或种植空心菜、水浮莲、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池塘水源为农业引黄用水或地下井水,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溶解氧含量丰富,池塘灌、排水方便,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罗氏沼虾的耗氧量比鱼类大,窒息点比鱼类高,因此,养虾池应安装增氧机,一般要求每亩水面配备功率为1.5kW增氧机1台。养虾池的进、出水口应安装防逃设施。
二、清塘消毒
经过冬季曝晒后的养虾池要清除底部淤泥,并在放苗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100kg/亩或漂白粉8kg/亩兑水化浆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至放苗前10天左右,池塘注水60cm左右,且注入的池水要求经过40目筛绢网过滤,注水后施用尿素2kg/亩~3kg/亩或碳铵30kg/亩~50kg/亩,过磷酸钙5kg/亩~9kg/亩,以培养池水中的基础饵料生物,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控制池水透明度在30cm~35cm,pH=8。
三、虾苗放养
每年5月上旬,水温稳定在17℃以上时,开始进行虾苗投放。投放虾苗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因此,投放的虾苗要选择体质健壮、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动时有明显的方向性、躯体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的个体,规格一般在体长1.2cm~1.5cm。虾苗放养前,先经过15ppm甲醛水溶液浸浴30分钟,然后再投入到在池塘一角用网片隔离设置的暂养池中暂养。暂养池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30平方米,要求暂养全过程中充气增氧,暂养前期用蛋黄投喂,后期投喂鱼糜和其它辅料,虾苗暂养密度一般不超过3000尾/平方米,暂养时间为15天~30天,待虾苗体长达到2cm~3cm时就可以抽去网片,放苗进入大塘进行养殖。
虾苗放养按池塘单养和鱼虾混养两种模式进行:①池塘单养,分一次放养和分批放养两种方式。一次放养是将计算好的放养量在每年5月上旬向养虾池塘一次放足,一般放养密度为2.5万尾/亩~3.5万尾/亩,待养成后集中捕捞上市。分批放养是在每年5月上旬池塘水温稳定在17℃以上时投放第一批虾苗1.5万尾/亩,到5月下旬投放第二批虾苗1.5万尾/亩,到6月中旬再投放第三批虾苗1.5万尾/亩,形成规格不同的梯度,实施捕大留小的养殖方式,达到均衡上市、提高产量和效益的目的。②鱼虾混养,分以养虾为主、兼养鱼和以养鱼为主,兼养虾两种方式。以养虾为主的池塘,每年2月下旬清塘后10天~15天放养花白鲢、草鱼、鲫鱼等鱼种250尾/亩~300尾/亩,5月上旬再投放虾苗1.5万尾/亩~2万尾/亩。以养鱼为主的池塘,一般投放体重100g以上的花白鲢鱼种400尾/亩、体重150g以上草鱼鱼种200尾/亩、体重20g以上的鲫鱼400尾/亩,虾苗在5月上旬投放,体长2cm~4cm的虾苗投放密度为5000尾/亩~7000尾/亩。
四、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 罗氏沼虾对饲料选择性很强,在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小鱼、小虾、蚯蚓等,因此,在养殖初期要驯化罗氏沼虾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摄食习惯。人工配合饲料选用大公司生产的全价对虾配合饲料,其蛋白质含量为30%~35%,日投喂量为虾体总重的5%~7%,养殖后期可降为2%~3%,日投喂2次,上午8时投喂总量的1/3,晚上5时投喂总量的2/3,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再投放一些动物性饵料,如螺蛳、河蚌等。
2.水质管理 养虾池水质在养殖前期应稍肥,养殖后期适当偏淡,水色为黄绿色,池水透明度30cm~35cm,pH7~8。放养时,水深70cm~80cm,每隔1星期提高水位10cm。在遇到水质变差或天热、气压低时,要多进水,并开动增氧机增氧。高温季节,可在晴天的每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以减少养殖水层的温差,改善水质,保证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在3mg/L以上。
3.种植水草作为隐蔽物 养虾池四周的塘坡上可种植空心菜、水花生等植物,5月中下旬移植至距水位线70cm处的塘坡上,种植间距为10cm,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20%~30%,可作为罗氏沼虾良好的栖息及蜕壳场所,也可减少虾体间的相互残杀,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罗氏沼虾生长率。但是,水草的覆盖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水体缺氧。
4.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上、中午、傍晚和夜间零时的4次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及罗氏沼虾是否浮头,夜间借助灯光观察和捞网检查罗氏沼虾的活动情况、生长情况和饱食度,以调节投喂量及决定是否开启增氧机。坚持每隔15天测量1次罗氏沼虾的体长,做好养殖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病害防治
罗氏沼虾抗病能力强,病害较少,在养殖中发现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黑斑病 由于池塘水质变坏,一些分解甲壳质和腐屑的细菌大量繁殖所致。病虾发病初期在病灶处有较小的黑斑,逐渐溃烂,最后由细菌腐蚀破坏甲壳质而变成黑色,通常在鳃部和腹部(包括步足和游泳足)均带有黑色或黑斑。防治方法为保持池塘良好水质,常用水质改良剂或生石灰调节。操作要细心,防止罗氏沼虾的甲壳受到损伤。
2.红体病 发病初期,病虾尾柄色泽变红,随后红色范围扩大至整个腹部,最后影响到头胸部而死亡。此病多由于生产中操作粗糙而引起,防治方法为要求带水操作,细心,不使虾体叠压、滚动和损坏步足。
3.累枝虫病 由累枝虫寄生引起。病虾体表有白色絮状物,由于水硬度大而导致该虫大量发生。防治方法为换水或注水,以降低池水的硬度,减少水中有机质和细菌的数量。发病时,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5ppm;或提高水温,促使罗氏沼虾变态蜕壳。
六、养殖结果
罗氏沼虾从幼虾到成虾上市需养殖130天~150天。池塘单养时,一般产量为250kg/亩~300kg/亩,经济效益为3500元/亩~5000元/亩。池塘混养:以虾为主兼养鱼时,一般罗氏沼虾产量为130kg/亩~220kg/亩,鱼产量为100kg/亩~300kg/亩,经济效益为3500元/亩左右;以养鱼为主兼养虾时,一般罗氏沼虾产量为80kg/亩~120kg/亩,鱼产量为600kg/亩,纪念效益为3000元/亩左右。
七、结论与分析
1.从多年的养殖情况看,盐碱地池塘养殖罗氏沼虾是一种获得高产、高效较为理想的养殖模式,对于沿黄河地区大面积盐碱地池塘进行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增加农村渔民的收入有较好的推动作用,适宜大面积推广。
2.内陆沿黄盐碱地地区大规格对虾市场缺乏,而罗氏沼虾以其生长快、食性杂、个体大、抗病力强、易养殖等特点较适合在沿黄盐碱地地区养殖,生产出的商品虾可以就地销售,因此生产前景广阔。
3.在罗氏沼虾下塘的初期,严禁青蛙进入池塘,以防止青蛙在池塘中大量繁殖蝌蚪而与虾苗争食,从而危及虾苗的正常生长,降低养殖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