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养殖历史,以前多采用围塘与贝类等混养的方式,亩产只有20kg~25kg左右,养殖产量一直没有大的突破。2005年,和舟山市绿源水产养殖公司采用围塘进行日本对虾精养高产技术研究,养殖亩产量达到366.87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一、养殖池概况
养殖池为175m×17m的方形圆角池,池深1.8m,尺深1.5m以上,排水采取锅底型中间排污,每池面积300平方米。
二、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养殖载体的消毒处理包括池塘消毒和养殖用水的消毒。在放苗前的20天~30天应进行清池消毒,进水20cm~30cm,用5kg/亩~6kg/亩的二氧化氯兑水全池泼洒,2天后排干池水,用生石灰120kg/亩~150kg/亩兑水全池泼洒;养殖用水除经过30mg/L~50mg/L的漂白粉消毒以外,在养成期每旬使用0.3g/L~0.4g/L的二氧化氯进行带水消毒。
二、虾苗放养
虾苗是围塘对虾养殖的关键,苗种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对虾养殖的成功率和养殖成活率。于2005年5月30日放养日本对虾苗种,每池放养苗种3.6万尾,虾苗平均体长0.8cm。
四、养殖管理
1.科学投喂 在养殖的全过程中使用优质对虾配合饲料,饵料系数为1.55。每天饲料投喂次数为:养殖前期5次,养殖中期4次,养殖后期3次。饲料沿虾塘四周投喂,投喂量通过检查饲料台,根据对虾的摄食情况,结合理论上的投喂量综合考虑来确定。每口塘设1~2个饲料台,沉于摄食区,每次每个饲料台投放饲料约占投喂量的1%,一般以投喂2小时内对虾摄食完为准。
2.水环境理化因子控制 水环境理化因子控制指标为:pH8.0~8.6,D.O>4mg/L,氨-氮<0.6mg/L,底层水含硫化氢<0.01mg/L,透明度控制在30cm~60cm。在养殖过程中,根据虾池水质状况每天添加经过消毒的海水10cm~20cm。每周施用1次有益微生物净水剂,以促使水中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种群,维持藻相平衡,达到抑制有害藻类繁殖、降低水中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含量、增加溶解氧的作用。每旬泼洒10mg/L~15mg/L沸石粉或生石灰等水质改良剂,以调节池水pH,达到净化水质、稳定微生态环境、优化底质的作用。对虾高密度养殖,必须科学使用增氧设备,养殖前期每天开机时间10小时,养殖中期每天开机时间20小时,养殖后期每天开机时间24小时,以保证池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含量,促进对虾的食欲和生长。
3.病害防治 围塘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与对虾病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保持池塘微生态环境稳定的条件下,从养殖载体、对虾苗种、养殖饲料三个源头来切断对虾致病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以达到对虾健康养殖的目的。
五、养殖结果
于2005年9月8日开始起捕,到10月28日结束,共起捕日本对虾折合亩产为366.85kg,平均起捕规格达到100尾/kg左右,平均养殖成活率约为45.83%,平均销售价格96元/kg,实现亩产值35219.57元,亩盈利26813.45元。
六、讨论
1.该养殖方法集约化程度较高,人为控制能力强,可以实行工厂化管理,清洁化生产,符合当前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而且养殖非常成功,能够达到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
2.采用围塘进行日本对虾高密度养殖,在保持池塘微生态环境稳定的条件下,通过对养殖载体、对虾苗种、饲料三个源头的控制来切断对虾致病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可以有效预防虾病,达到对虾健康养殖的目的。
3.笔者认为,海水围塘对虾养殖必须依托科技的力量,按照生态学和水产养殖学原理摸拟生态平衡,结合池塘标准化建设,切实做好池塘养殖结构的、环境的和生物的综合调控,切实加强对养殖载体进行水质处理,改善生态养殖环境,推广应用针对不同养殖品种的全价配合饲料以及采用生物制剂对围塘对虾养殖病害加以防治等,从而在综合养殖高产池塘人工生态系统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结构合理、功能协调、资源再生、良性循环,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养殖池概况
养殖池为175m×17m的方形圆角池,池深1.8m,尺深1.5m以上,排水采取锅底型中间排污,每池面积300平方米。
二、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养殖载体的消毒处理包括池塘消毒和养殖用水的消毒。在放苗前的20天~30天应进行清池消毒,进水20cm~30cm,用5kg/亩~6kg/亩的二氧化氯兑水全池泼洒,2天后排干池水,用生石灰120kg/亩~150kg/亩兑水全池泼洒;养殖用水除经过30mg/L~50mg/L的漂白粉消毒以外,在养成期每旬使用0.3g/L~0.4g/L的二氧化氯进行带水消毒。
二、虾苗放养
虾苗是围塘对虾养殖的关键,苗种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对虾养殖的成功率和养殖成活率。于2005年5月30日放养日本对虾苗种,每池放养苗种3.6万尾,虾苗平均体长0.8cm。
四、养殖管理
1.科学投喂 在养殖的全过程中使用优质对虾配合饲料,饵料系数为1.55。每天饲料投喂次数为:养殖前期5次,养殖中期4次,养殖后期3次。饲料沿虾塘四周投喂,投喂量通过检查饲料台,根据对虾的摄食情况,结合理论上的投喂量综合考虑来确定。每口塘设1~2个饲料台,沉于摄食区,每次每个饲料台投放饲料约占投喂量的1%,一般以投喂2小时内对虾摄食完为准。
2.水环境理化因子控制 水环境理化因子控制指标为:pH8.0~8.6,D.O>4mg/L,氨-氮<0.6mg/L,底层水含硫化氢<0.01mg/L,透明度控制在30cm~60cm。在养殖过程中,根据虾池水质状况每天添加经过消毒的海水10cm~20cm。每周施用1次有益微生物净水剂,以促使水中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种群,维持藻相平衡,达到抑制有害藻类繁殖、降低水中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含量、增加溶解氧的作用。每旬泼洒10mg/L~15mg/L沸石粉或生石灰等水质改良剂,以调节池水pH,达到净化水质、稳定微生态环境、优化底质的作用。对虾高密度养殖,必须科学使用增氧设备,养殖前期每天开机时间10小时,养殖中期每天开机时间20小时,养殖后期每天开机时间24小时,以保证池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含量,促进对虾的食欲和生长。
3.病害防治 围塘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与对虾病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保持池塘微生态环境稳定的条件下,从养殖载体、对虾苗种、养殖饲料三个源头来切断对虾致病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以达到对虾健康养殖的目的。
五、养殖结果
于2005年9月8日开始起捕,到10月28日结束,共起捕日本对虾折合亩产为366.85kg,平均起捕规格达到100尾/kg左右,平均养殖成活率约为45.83%,平均销售价格96元/kg,实现亩产值35219.57元,亩盈利26813.45元。
六、讨论
1.该养殖方法集约化程度较高,人为控制能力强,可以实行工厂化管理,清洁化生产,符合当前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而且养殖非常成功,能够达到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
2.采用围塘进行日本对虾高密度养殖,在保持池塘微生态环境稳定的条件下,通过对养殖载体、对虾苗种、饲料三个源头的控制来切断对虾致病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可以有效预防虾病,达到对虾健康养殖的目的。
3.笔者认为,海水围塘对虾养殖必须依托科技的力量,按照生态学和水产养殖学原理摸拟生态平衡,结合池塘标准化建设,切实做好池塘养殖结构的、环境的和生物的综合调控,切实加强对养殖载体进行水质处理,改善生态养殖环境,推广应用针对不同养殖品种的全价配合饲料以及采用生物制剂对围塘对虾养殖病害加以防治等,从而在综合养殖高产池塘人工生态系统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结构合理、功能协调、资源再生、良性循环,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