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猪 > 正文

仔猪葡萄球菌性皮炎的诊治 _仔猪疾病

2013-01-06
    我市一家规模化养猪场,2005年7月中旬仔猪陆续发生以体温升高、不食、渗出性皮炎症状为主的疾病,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

    1 发病情况

    该场饲养仔猪600头,发病123头,多发于20~40日龄,病猪营养状态较差,被毛粗乱,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抑郁,食欲不振,发病率达到20%以上。

    2 临床症状

    病猪有渗出性皮炎,耳根、四肢下部、背部、腹部等出现黄色水池,病重仔猪波及全身,有的水泡破溃,附着于猪体表面,有的出现化脓现象,有的部位皮肤脱落,水泡与皮肤粘合成痂皮,揭开硬痂露出鲜红的肉面,内脏等其他部位无明显的病变。

    3 实验室检验

    取水泡液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阳性、单个、成双或成短链状的球菌;以灭菌接种环挑取水泡液或新鲜皮痂,在血琼脂平板上划线,经37℃培养18~24小时,长出直径1~2mm圆形、稍隆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灰白色的菌落,菌落周围有明显的溶血环,取培养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单个、成双或葡萄串状排列的阳性球菌,分离菌在普通肉汤中培养18~24小时均匀、浑浊,管底有少量沉淀,轻轻摇动后沉淀物慢慢升起。挑取单个菌落至生化鉴定管,培养一定时间后,该菌发酵蔗糖、乳糖、麦芽糖、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甘露醇阳性,综合临床特征和分离菌的生化特征,确认为猪葡萄球菌病。

    4 药敏试验

    该分离菌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高敏(抑菌圈≥15mm),对卡那霉素、红霉素、氯霉素低敏(抑菌圈〈10mm)。

    5 治疗方法

    及时清除圈舍内粪尿及杂物,加强通风换气,应用百毒杀进行带猪消毒,对病猪用氨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日2次,并配合外用紫药水涂抹,治疗1周后,病猪逐渐康复。

    6 小结

    由于葡萄球菌在动物舍内普遍存在,如果猪舍环境污染严重,卫生条件差,给葡萄球菌的孳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旦仔猪营养状态不佳或遇到各种应激因素均易感染该病。饲养环境的净化程度决定着发病率的高低。因此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对防止该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打赏